动态掌握房屋建筑安全隐患 形成房屋建筑安全隐患数字档案
按照全国住房城乡建设工作会议关于深化“数字住建”建设的工作部署,天津市充分发挥房屋建筑和市政设施调查数据的“底板”作用,建设市级智慧住建综合服务平台,建成住房城乡建设行业数据库,将全系统所有业务科学整合,构筑了安全可靠的房屋建筑全生命周期业务的全方位保障。
开展灾害风险普查
建立房屋数字档案
为摸清房屋建筑底数,在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导下,2021年8月,天津市住房城乡建设系统开展了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承灾体调查工作,依托街道、乡镇、社区、行政村和基层组织人员、第三方专业机构,对房屋建筑的基本信息、建筑信息、抗震设防信息和使用情况等进行调查。全部调查任务于2022年7月按计划完成,形成了天津市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房屋建筑调查数据成果,房屋建筑第一次有了“数字身份证”。
探索数据应用路径
搭建智慧住建平台
在住房城乡建设部指导下,天津市积极探索灾害普查数据成果更新应用路径,创新开展“数字住建”工作,打造“数字住建”综合服务平台,打通市住房城乡建设委现有业务系统,以自然灾害风险普查数据为“底板”,实现住房城乡建设全生命周期数据贯通共享、全量房屋建筑落图赋码、全部住房城乡建设业务带图作业的综合性业务平台。
强化隐患排查工作
动态监管建筑安全
天津市依托灾害普查数据成果和底图,充分利用智慧住建平台,开展城镇房屋结构安全隐患查勘、城市危旧房摸底调查、自建房专项排查整治、城市体检等专项工作。通过系统平台,采集房屋隐患数据及整治工作信息,细化房屋管理台账,形成房屋安全隐患数字档案。对房屋安全隐患进行分类统计,同时借助GIS(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定位和分析能力,在地图上展示房屋空间位置分布、隐患类型和分布情况等信息,实现房屋建筑安全动态监管。
来源:住建部网站